孝衣的穿戴規(guī)矩很多。如嫡親子女、媳、孫、孫媳等為“重孝”,內(nèi)穿白粗布褲襟,白粗布腿帶,外罩斜襟孝袍,再外面穿一襲對襟無袖過膝褡袢,腰系孝帶。孝子要戴一把抓平頂儒中外帶麻冠,側(cè)綴麻絡,俗稱“扎肚子”,即“梁冠”。其上所用麻有單雙棵之分,若父母雙亡則要用兩根麻纏繞。女人則一律頭戴用白布折成2寸寬的布帶,圍在頭上腦后交叉,用白布裹銅錢以發(fā)卡卡住,下端搭至腰間,俗稱“箍子”。孝鞋是在普通鞋上罩上本白布,后跟縫紅布條,俗稱“孝子鞋”。
一般從梁冠和腰帶上即可分辨親疏關系。此外,從孝服的顏色和披麻的粗細也可分辨親疏關系。嫡親孝男孝女的孝服為本白色,女婿及其他非嫡親的孝服為漂白色;孫子輩的要在孝服上戴紅絨球,俗稱“纓兒”。孫子(女)戴在正中,而外孫(女)則戴在偏側(cè),以區(qū)分關系。此外,長子、長孫早夭或因故不在家,他們的孝帽則要置于供桌右角。對前來的吊唁者要給約四五尺白布一幅,謂之“扯孝”。
孝衣的縫制雖然簡單,但講究頗多,縫頭在外,不包邊,不釘扣子,以寬大為主。若父母雙亡,用雙線縫制,帶子也得齊頭;若只一方亡故,則要縫單線,帶子長短不齊。
(一):參加和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系及姻緣連帶關系的葬禮,其孝布是不可以保留的,包括黑紗和白花等。一般對于這種情況,孝房家屬都會單獨準備,譬如在遺體告別之后,或是喪宴開席之前,都會有專門的人進行收管,然后集體焚化。
(二):如遇孝房家屬沒有準備的,那么去參加喪宴的在散席之后,直接丟棄在喪宴門口處即可,切記不可帶回家中,以免招惹白煞,沖撞霉運。如果不便在喪宴門口丟棄的,那么在走出喪宴后的第一個路口處,最好是十/丁字路口處丟棄即可。
(三):與去世先人是舅甥關系的,孝布要保留到一百天之后進行處理,也就是說外孝的情況,不是同一姓氏的帶孝情況。在百天祭日,直接將孝布與紙錢等共同焚化即可。不便參加百日祭的,于當晚在所在地十字路口,進行焚化祭祀即可。
(四):與去世先人是叔侄關系的,孝布要保留到三周年之后進行處理,也就是說家孝的情況,同一姓氏帶孝的情況。在三周年祭時,直接將孝布與紙錢等共同焚化即可。不便參加三周年祭的,于當晚在所在地十字路口,進行焚化祭祀即可。
(五):與去世先人是父母關系的,孝布要一直保留,也就是說重孝的情況。在先人滿三周年祭日之后,方可清洗孝布,然后用紅布包裹,壓在箱底保存起來即可。如果是老年人的喜喪,那么這種孝布也可以給小兒做成衣物,以示積福之意。
(六):用父母重孝制作衣物的,必須要配以紅布點綴方可,不能全部都是白色。最常見的就是祖爺爺、太爺爺、爺爺?shù)男⒉冀o玄孫、重孫、嫡孫做成夏天納涼的小肚兜。一面全紅色一面全白色,甚為殊勝如法。既有庇佑之意,又有傳承之意。
(七):很多孝房家眷處理孝布十分的不如法,很多的就是沒等出七七祭,甚至沒等到圓墳的時候,就直接焚化了。如果這么做,是極其不得當?shù)模彩欠讣芍M的。對后人的運道影響甚大,極易犯口舌,血光是非纏身。
(八):有很多人誤認為孝布是一種污穢霉運之物其實不是的。孝房家眷佩帶孝布,一則是后人為先人盡孝之意,二則是人文倫理綱常之意,三則是在葬禮期間保護自己不被邪祟沖撞之意。有孝布加身,白煞和喪氣就不能輕易近身沖撞打災的。
(九):在殯儀館舉辦停靈葬禮的家眷,一定要佩帶好孝布。因為殯儀館會同時舉辦很多家葬禮,如果作為孝房家屬,沒有佩帶孝布,那么是很容易被邪祟纏身的。因為本身孝服加身,自身卦盤陽氣運道就會被壓三分,若是再被別人家的孝服沖撞,那么就更加嚴重了。包括化解起來,也都是十分的不好處理的。
(十):最后要說的就是丟孝,孝布丟了是大吉。尤其是在喜喪過程中,孝布丟了是很常見的。孝房家眷在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孝布丟了之后,要在胸前,男左女右,配搭紅布一尺,方為如法。這是寓意積福之意,也是避免沖撞白煞和邪祟纏身之意。
孝房孝子、孝媳、孝女、孝婿的孝布制作方法:取白色棉布長7尺,寬2尺4至2尺7均可。7尺孝布對折后,于正中間,等量一分為二裁開。孝子、孝婿取其中一條,系于腰間即可,稱重孝帶。孝女、孝媳則取其中另一條,將7尺孝布以2:5比例對折后,白線縫合,不打死結(jié),帶于頭上,稱重孝帽。其中,孝女是右側(cè)5:2對折縫合,孝媳是左側(cè)5:2對折縫合。以上孝布制作方法,快捷簡單,隆重莊嚴,極其適用于現(xiàn)今殯葬時代。
孝房女眷,不可佩戴“孝帶”,以免白煞沖撞子宮,形成孝寒氣,造成女眷日后不宜受孕成功。同時,如有制作孝袍者,則是再取7尺孝布,一分為二,十字花交替,等量搭于左右兩肩,腰間在系以一條七寸孝帶即可。如有制作男子孝帽者,均按實際頭圍制作,孝帽頂端系棉花球兩個,孝帽后端再系7尺孝布點綴即成。
孝房孫子、孫女、外孫子、外孫女的孝布制作方法:制作方法和孝子、孝媳、孝女、孝婿的孝布制作方法相同,只有一點不同的是,在孝布的頂端,要縫以紅布一寸,來區(qū)別重孝,即稱“隔輩人紅孝”。孝房家眷身高撐不起7尺孝布的人,譬如孩子等,則按5尺制作即可。
孝房侄男外女的孝布制作方法:制作方法和孝子、孝媳、孝女、孝婿的制作方法相同。其中本家侄子、侄子媳、侄女、侄女婿皆是重孝,姻親侄子、侄子媳、侄女、侄女婿則不是重孝。制作方法是在7尺孝布的一段,對折一直角三角形后,直接縫合或裁減下直角三角形后,帶孝即可。
孝房重孫子、重孫女、重外孫子、重外孫女的孝布制作方法:制作方法和孝房孫子、孫女、外孫子、外孫女的孝布制作相同。不同的是,要在“隔輩人紅孝”的一寸紅布之上,再縫以半寸黃布來區(qū)別紅孝,即稱“重輩人黃孝”。如還有下輩人,則在半寸黃孝的基礎上,在縫以綠布一條,即稱“多輩人祿孝”。